suggested chinese names for solar system bodies
本文件汇编了太阳系内及外围天体的中文命名、译名及相关术语,旨在为华人天文学家和行星科学家的工作提供一致、便于交流的命名体系。 Many Chinese astronomers and planetary scientists are studying 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 However, the lack of well-accepted Chinese translations for many objects named by the IAU makes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utreach challenging.
越来越多的华人天文学家和行星科学家正在从事太阳系内小天体的研究工作。不过,许多已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命名的天体缺乏公认的中文翻译,这使得华人天文学者彼此之间的交流以及向公众宣传他们的工作变得困难。因此,我决定编此列表,以收录太阳系内天体的中文译名。 对于在 天文学名词 中收录了翻译的天体,会提供它们的出处(例如,冥王星);而对于尚未被广泛采用的翻译,将列出大众所熟知的名称或提供我自己的译名,并用双引号标出(如 “振荡天星”)。
⟡ “准金卫星”
→ Zoozve 来源于 Latif Nasser 对于小行星临时编号 “2002VE” 的误读。该小行星是金星的一颗”拟卫星”或”准卫星”,故提议译为”准金卫星”,其中”准”与 Zoo,”卫”与 ve 的发音类似。
⟡ “爱洛查赫妮姆”
→ 第一颗被发现轨道完全位于金星轨道内的小行星。在南加州的土著路易塞尼奥语中的意思是”金星女孩”。
⟡ “振荡天星”
→ 地球的拟卫星,其名称来源于夏威夷语”振荡的天星”,亦是中国天问二号小行星采样任务的目标小行星。使用此名的相关新闻报道。
⟡ 丝川/糸川
→ JAXA 隼鸟一号任务的目标小行星,其名称来源于纪念日本火箭专家糸川英夫。
⟡ 龙宫
→ JAXA 隼鸟二号任务的目标小行星,其名称来源于日本民间传说中海龙王的住所。
⟡ 贝努
→ NASA OSIRIS-REx 任务的目标小行星,其名称来源于埃及神话的不死鸟。
⟡ 孪大星
→ NASA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DART)的目标双小行星的主星。
⟡ 孪小星
→ 孪大星的卫星。
⟡ 毁神星
→ 将会在 2029 年 4 月 13 日近距离飞越地球的小行星。在发现之初曾被认为有概率撞上地球而得此名。
⟡ 谷神星
→ 罗马神话中的掌管农业与谷物的女神。
⟡ 灵神星
→ 希腊神话中的女神,是人类灵魂的化身。NASA 灵神星任务(Psyche)的目标小行星。
⟡ “丁基内什”
→ 是阿姆哈拉语中对露西化石的称呼。
⟡ “逆木星”
→ Kaʻepaokaʻāwela 是木星的逆行共轨小行星,其名称来源于夏威夷语”淘气的木星逆行伙伴”,故提议译为”逆木星”。
⟡ 冥王星
→ 罗马神话中的冥王。
⟡ 伊克西翁
→ 希腊神话中狂妄的拉皮斯人国王。
⟡ 雨神星
→ 南美洲原住民瓦尤人神话中的雨神。
→ 最初为芬兰神话中的爱和生育之神,在基督教引入芬兰后被描绘成一个魔鬼。
⟡ 拉达曼提斯
→ 希腊神话中的半神,死后成为冥界判官。
⟡ “亚尔翁”
→ 威尔士神话中的冥界之王。
⟡ 妊神星
→ 夏威夷神话中的生育之神。
⟡ 鸟神星
→ 复活节岛拉帕努伊族原住民神话中的人类创造者与生殖之神。
⟡ 亡神星
→ 古罗马伊特鲁里亚神话的亡者之神。
⟡ 创神星
→ 南加州的美洲原住民通格瓦部族的创世之神。
⟡ 萨拉客亚
→ 希腊神话中的海洋女神,海王尼普顿的妻子。
⟡ 瓦尔达
→ 托尔金作品《精灵宝钻》中维拉的皇后。
⟡ 伐楼那
→ 印度神话中天空,雨水及天海之神。
⟡ 卡俄斯
→ 希腊神话中的原始神混沌。
⟡ 阿尔比翁
→ 英国诗人和画家威廉·布莱克神话中的原始巨人。
⟡ “阿洛克斯”
→ 美洲原住民部落波瓦坦语中的含义为“天空”。
⟡ 丢卡利翁
→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的儿子,大洪水后少数幸存的人类。
⟡ 逻各斯
→ 在诺斯底传统中,逻各斯和佐伊是神性的一对化身,并且是该传统创世神话的一部分。
⟡ 博拉西西
→ 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小说《猫的摇篮》中虚构的造物主神。在书中,博拉西西是太阳,而帕布是月亮的名字。
⟡ 阋(xì)神星
→ 希腊神话中的不和女神。
⟡ “雹神星”
→ 纳米比亚萨恩人神话中的土豚少女。她保护她的人民,并以刺条、冰雹雨云,和魔法羚羊角惩罚作恶者。
⟡ 梼杌(táo wù)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凶首之一,人头虎腿长有野猪獠牙。
⟡ 赛德娜
→ 因努伊特神話中的海洋女神。
⟡ “徙神星”
→ 第三颗发现的类赛德娜天体,其名称来源于夏威夷语”飞到陆地出现”。此命名来源于参加 A Hua He Inoa 夏威夷语言项目的学生。这颗天体的轨道让学生们想到了从阿拉斯加迁徙到夏威夷的金斑鸻(Pacific Golden Plover)。根据 IAU 的描述,这个名字将轨道比作候鸟的迁徙轨迹,描述了对接近陆地的渴望。考虑到此名称较难音译,且其他海外天体的译名大多遵从”X神星”的格式,提议将此天体译为”徙神星”。